孝庄是否下嫁过(孝庄是否下嫁过皇后)

“太后下嫁”之说传了千年,一直都是众说纷纭。引起这个说法原因是顺治五年,亲王多尔衮被封为“皇父摄政王”,他这个称谓引起了人们的猜测,认为只有皇帝之母“屈尊下嫁“,多尔衮才会有这个特殊的称呼。

孝庄是否下嫁过(孝庄是否下嫁过皇后)

那么,“孝庄太后”到底有没有下嫁呢?就先从头简单的说一下:

孝庄太后叫“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的第二个女儿,也是皇太极的“孝庄文皇后”。当时,年仅13岁的布木布泰,随同自己的姑母“哲哲”也就是“孝端文皇后”,一起嫁给了“后金贝勒皇太极”。婚后,她和皇太极生育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顺治皇帝)。

据史料记载,“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 生得天生丽质,还是个端庄大气、聪慧果断又贤德的女子。早在皇太极时期,她就皇太极所倚的后宫内政的帮手。皇太极称帝后,建了五宫,便封“布木布泰”为永福宫“庄妃”。皇太极死后,因是顺治帝生母,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即至康熙即位,又被尊为太皇太后。之后,她因此也被后人称为清朝的“兴国太后”。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关于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一说,其实,正史中并没有记载。历史上对于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一共有三种猜测:

第一种说法是:两个人一直都没结婚,而是非法同居,至死都保持着亲密的情人关系。

第二种说法是:两个人都非常恪身守礼,不但没有结婚,也没有越轨成情人,而是始终都保持着纯粹的皇嫂与小叔子的关系。

第三种说法说:皇太极驾崩之后,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个人就结了婚真在一起了。

但实际情况究竟是哪一种呢?人们又议论纷纷,但似乎每一种都有可能,但每个种可能的证据又都不充分。

孝庄是否下嫁过(孝庄是否下嫁过皇后)

孝庄秘史》电视剧中,少女时期的孝庄,与少年多尔衮,与在草原上,一见钟情。便对着蒙古包山盟海誓,终身相许。此后,二人虽然没能“有情人终成眷属”,但多尔衮好像一直都很痴情,他除了自己很不愿意地讨了一个小玉儿做老婆外,一辈子都没讨过其他女人。

然而,事实上呢?

多尔衮与孝庄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机会去一见钟情、生死相许。原因有三:

一、他们两个只在集体的聚会上见过三次的面,而且都有众人在旁边,所以不可能当场就爱得死去活来;

二、对科尔沁部落的女人而言,婚姻只是她们身份的使命。爱情只是她们梦中的海市蜃楼,她们不敢想,也没有机会做。

三、实际上,多尔衮并不是只有小玉儿一个女人,不算上孝庄,他的妻妾也只少有十多人。

那么,“太后下嫁”之说大家只是猜测,不过有时候猜测也是有凭有据的,比如以下几点:

孝庄是否下嫁过(孝庄是否下嫁过皇后)

1、满族兄终弟及”的旧俗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是满族古有的习俗,兄长去世,弟弟要继承兄长的一切遗物,同时也要续娶嫂子。当年多尔衮续娶自己的嫂子孝庄文皇后,是符合满族习俗的。

2、“皇父摄政王”的称谓

多尔衮原是“皇叔父摄政王”,但他却突然自己已成为“皇父摄政王”,并公开以皇上父亲的身份自居。这个突如其来的称谓,使人们想到:只有皇帝的母亲下嫁了,才有可能产生。

3、“大礼恭逢太后婚”

在明末清初的抗清将领张煌言的《建夷宫词》中写道,“上寿称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其中:“上寿”就是祝寿的意思,“合卺”是古代少数民族结婚的习俗,“慈宁宫里烂盈门”是说太后宫里的人们都非常高兴,最后这句“大礼恭逢太后婚”,无疑就是太后的寿辰与婚宴在一起举办的意思啦。

孝庄是否下嫁过(孝庄是否下嫁过皇后)

4、为儿子皇位,屈尊下嫁

皇太极驾崩时,孝庄才三十多岁,而顺治才六七岁。而多尔衮却手握大权,是朝中说一不二的人物,其野心就是想以代统天下,年幼的小皇帝随时有可能被他废掉,据说他连“玉玺”大印都搬到了自己的睿亲王府里。这样看来,孝庄为了保住儿子皇位,不得不委身于小叔子多尔衮,从而屈尊下嫁给。

5、“太后下嫁诏”

近代学者刘文兴,在《皇父摄政王起居注》中,所撰的“跋中”写道:“父亲刘启瑞在宣统元年任内阁侍读学士,奉命收拾内阁文库档案时,竟然见到了顺治时的‘太后下嫁诏’。”

不过,此证据还有待考查。

6、不会威胁到顺治皇位

据说,在“松锦大战”后,睿亲王多尔衮身体受到重创,再也生不出孩子来。所以孝庄才敢于嫁给他,因为他们的婚姻已经不会对儿子福临造成威胁,反而只能带来利益。

孝庄是否下嫁过(孝庄是否下嫁过皇后)

7、死后葬于“风水墙”外

孝庄太后殡天后,没有与沈阳“昭陵”的皇太极合葬,而是葬在了“清东陵”的“风水墙”外。对此,人们便猜测一定事出有因。因为按清早期的丧葬制度,皇后、妃嫔死后都是要与皇帝合葬的。因此,孝庄可能是因为下嫁了多尔衮,而无法与先皇合葬;并且因为下嫁而有损皇家威严,因此把她葬在风水墙外。

那么,从上面这几条证据来说,“太后下嫁”就是真的了。

但是,纵然是真的,也有情可原。要知道,皇太极驾崩后,汗位之争非常激烈,大战一触即发。特别是多尔衮与豪格两个亲王,都想坐上大宝之位。但要是两人真干起来,满清非得亡国不可。这时孝庄挺身而出,在两中势力之间几番斡旋,才使他们双方决定各退一步,答应另立别的皇子。于是多次商榷之后,通意让福临继承皇位。但此后摄政王多尔衮,仍独揽大权,而年幼的顺治帝,又撑不起朝面。孝庄只有下嫁多尔衮,才能保住儿子的皇位。

不过,也有许多证据说明“太后下嫁”只是谣传:

1、“皇父摄政王” 不足为凭

如果以顺治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来说“太后下嫁”, 也是不足为凭的。因为古代的早有一些君王称老臣为“仲父”、“尚父”之称谓的;并且孝庄,也曾经认“传教士汤若望”为“码法”——父亲的意思。

孝庄是否下嫁过(孝庄是否下嫁过皇后)

2、史料没有任何记载

“太后下嫁”之说,史料没有任何记载。但是,像《清史稿·多尔衮传》中,对多尔衮构陷豪格,强纳豪格之妻为妃之事,都作了详细记录。如果“太后下嫁”是名正言顺的成婚大典,既然是符合满族旧俗的就没有什么可值得隐瞒的。所以宫廷史册或其他史料,不会没有一点记载的。

3、“卑不动尊”的礼俗

孝庄太后去世时,皇太极已死去多年了。所以,没有让她去昭陵与皇太极合葬,可以是按照古代“卑不动尊”的礼俗,才没有合葬的;况且,昭陵里已合葬了孝端文皇后。

孝庄是否下嫁过(孝庄是否下嫁过皇后)

由此可见,“太的下嫁”的真实性,并不是太充分。

但是,不管如何,“孝庄”在世的七十四年里,她与清朝的四代皇帝: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共同经历了内忧外患、风风雨雨。她以自己的智慧和胆识,在大清朝的风雨兼程中度过了传奇精彩的一生。

关于作者: huaquanshequn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