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是什么?
机器人(Robot)是一种能够半自主(由人工控制以及程序控制两部分共同管理)
或全自主工作(能够独立地面对决策有解决决策的能力的智能机器)
历史上最早的机器人见于隋朝的木偶机器人,施有机关,有坐、起、拜、伏等能力。
《隋书》里曾记载了一个机器人的故事:“……帝犹恨不能夜召,于是命匠刻木偶人,施机关,能坐起拜伏,以像于抃。帝每在月下对酒,辄令宫人置之于座,与相酬酢,而为欢笑。”
——杨广没登基的时候,和文士柳抃就结成了好友,登基之后,关系更铁。只可惜大半夜把柳抃召进紫微城大内总不妥当,杨广只好“望梅止渴”,命人照柳抃的模样做了一个木偶,装上机关,木偶能坐能站还会磕头。杨广兴致来了,就和这个木偶月下对饮欢笑。
机器人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基本特征,可以辅助甚至替代人类完成危险、繁重、复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服务人类生活,扩大或延伸人的活动及能力范围。
机器人三原则
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凯佩克发表了科幻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在剧本中,凯佩克把捷克语“Robota”写成了“Robot”,“Robota”是奴隶的意思。该剧预告了机器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悲剧性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是“机器人”一词的起源。
凯佩克提出的是机器人的安全、感知和“自我繁殖”问题(荷兰科学家创造出新技术,可以让机器人通过Wi-Fi网络进行“交配“,然后通过3D打印技术产生机器人后代。研究人员认为,这项技术可用于殖民火星)。
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可能引发人类不希望出现的问题。虽然科幻世界只是一种想象,但人类社会将可能面临这种现实。
阿西莫夫
为了防止机器人伤害人类,1950年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在《我是机器人》一书中提出了“机器人三原则”:
①机器人必须不伤害人类,也不允许它见人类将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
②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人类的命令与第一条相违背;
③机器人必须保护自身不受伤害,除非这与上述两条相违背。
这三条原则,给机器人社会赋予新的伦理性。至今,它仍会为机器人研究人员、设计制造厂家和用户提供十分有意义的指导方针。
机器人行业四大家族?
机器人行业最厉害的四个企业。
这四个企业分别是:
ABB、发那科(FANUC)安川电机(YASKAWA)以及库卡(kuka)
瑞士ABB
全球500强企业,集团总部位于瑞士,ABB是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领导厂商,ABB集团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
2018年销售额高达343亿美元(2000亿人民币)。
发那科(FANUC)
发那科(FANUC)是当今世界上数控系统科研、设计、制造、销售实力强大的企业,
发那科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数控系统生产厂家。
安川电机(YASKAWA)
安川电机是运动控制领域专业的生产厂商,安川是日本第一个做伺服电机的公司,其产品以稳定快速著称。在国内,安川伺服多年来占据了部分的市场份额,
在2020年6月底美的集团与安川电机合资的工业机器人公司宣告解散,原因与接下来的公司有关。
库卡
德国库卡是世界几家顶级为自动化生产行业提供柔性,生产系统、机器人、夹具、模具及备件的供应商之一。
2017年美的集团巨资收购德国工业机器人巨头库卡,德国库卡被美的收购后营收不佳,但是依旧是机器人行业的巨头。
四大家族在各个技术领域内各有所长,安川电机的核心领域是伺服系统和运动控制器,发那科的核心是数控系统,库卡的核心是控制系统和机械本体,ABB的核心领域是控制系统。
国外巨头公司谷歌,亚马逊(Kiva机器人,是亚马逊在2012年斥资7.75亿美元收购Kiva systems公司的机器人项目,这家公司专注于如何利用机器人在仓库里完成网上大量的订单派发工作)均有涉及机器人领域
国内机器人行业(火种)
新松(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新松公司隶属中国科学院,总部位于中国沈阳。以“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之名命名 。是一家以机器人独有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数字化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的高科技上市企业。
公司的机器人产品线涵盖工业机器人、洁净(真空)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及智能服务机器人五大系列,
其中工业机器人产品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创造了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史上88项第一的突破;
洁净(真空)机器人多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与封锁,大量替代进口;
移动机器人产品综合竞争优势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被美国通用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列为重点采购目标;
特种机器人在国防重点领域得到批量应用。
在高端智能装备方面已形成智能物流、自动化成套装备、洁净装备、激光技术装备、轨道交通、节能环保装备、能源装备、特种装备产业群组化发展。公司以近350亿的市值成为沈阳最大的企业,是国际上机器人产品线最全的厂商之一,也是国内机器人产业的领导企业。
大疆(DJI)
DJI是一家以生产、研发民用无人飞行载具及航空摄影系统为主的科技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用无人机制造商,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在美国、德国、荷兰、日本、北京和香港设有办公室。它致力于控制相机的放置和移动的飞行相机稳定系统,其全球市场占有率为70%
富士康(富士康科技集团)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中国台湾鸿海精密集团的高新科技企业,1974年成立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总裁郭台铭。现拥有12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客户群。
2014年12月12日,据国外媒体报道,富士康宣布,由于订单不足,公司将于12月24日关闭公司在印度钦奈的工厂。该工厂的1700多名员工有可能面临失业。
2016年2月,富士康将对夏普投资超过6500亿日元(约合58亿美元)。夏普董事会全票通过这一收购协议。也就是说,日本夏普公司同意中国台湾富士康公司提出的收购要约。这是日本技术企业有史以来接受的最大一起海外企业收购。
2016年8月11日,富士康表示,中国反垄断部门已经批准了公司对夏普的收购交易。这一进展为富士康全面完成38亿美元收购夏普铺平了道路。
2017年5月20日,富士康筹建武汉研发中心 目标总投资达百亿元。
走向世界
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向第一财经提供的数据,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中国市场销量份额,2018年为38%,2019年进一步减到35%;而“四大家族”内部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发那科、ABB的份额仍保持在10%以上,安川、库卡的份额已经跌至10%以下。
中国本土机器人企业也在慢慢逐步成长,尽管与行业龙头仍有明显差距,但是在许多招标项目中已经与一些国际二线品牌同台竞争,像埃斯顿、埃夫特等。7月15日,埃夫特将正式在科创板上市交易。格力电器等工业巨头,近年也积极发展机器人业务,但没有完全市场化,以满足自身及配套企业的生产线自动化改造需求为主。
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上涨,同时中国机器人企业技术的日臻完善,中国机器人企业的机器人正在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