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旅游的诗(西安旅游诗词)

西安旅游的诗(西安旅游诗词)

提起终南山,大家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寿比南山”。它出自《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诗中的南山即指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的终南山。

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位于陕西省境内秦岭山脉中段,古城长安(西安)之南。

西安旅游的诗(西安旅游诗词)

终南山地处中国南北大陆板块碰撞拼合的主体部位,是中国南北天然的地质、地理、生态、气候、环境乃至人文的分界线。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终南山拥有完整的山地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生态风貌也比较原始,拥有众多秀峰、异石、幽谷、清流、古道等,素有“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还被称为“中国天然动物园”、“亚洲天然植物园”,以秦岭造山带地质遗迹、第四纪地质遗迹、地貌遗迹和古人类遗迹为主要特色。

西安旅游的诗(西安旅游诗词)

终南山的人文历史,比它的自然风景名胜更加著名。终南山是“道文化”、“佛文化”、“孝文化”、“寿文化”、“钟馗文化”和“财神文化”的发祥地。

终南山为道教发祥地之一。楚康王时,天文星象学家尹喜于终南山中结草为楼以观星望气。一日老子身披五彩云衣、骑青牛而至,尹喜拜老子为师,请其讲授《道德经》。传说楼观台的说经台就是当年老子讲经之处。道教产生后,尊老子为道祖,尹喜为文始真人,奉《道德经》为根本经典。

西安旅游的诗(西安旅游诗词)

终南山也是道教主流派系全真教的发祥圣地。其创始人王重阳弃官归隐,来到终南山挖凿墓穴,并在墓穴中苦修,这个墓也被人称为“活死人墓”。

终南山还是佛教的第二发源地。中国佛教八个宗派中,有五个宗派的祖庭或中心寺院都建在终南山。

正是因为终南山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自古就成为诸多神仙信仰形成地和高士的隐居地。除了前面说到的老子、尹喜、王重阳之外,还有“八仙”中的吕洞宾和汉钟离、财神赵公明、赐福镇宅圣君钟馗、西周太师姜子牙、“汉初三杰”之一张良、药王孙思邈、诗佛王维等等都在此地修练或隐居。

也是因为终南山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引来了无数文人骚客吟诗作赋。《诗经》中与终南山有关的诗词就有十多首,特别是在诗词文化盛行的唐代,都城长安就在终南山脚下,咏叹终南山的诗词更是数不胜数。

下面就择取几首唐代与终南山有关的诗词与大家分享。

西安旅游的诗(西安旅游诗词)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这是一首应试诗。据说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作文题就是“终南望余雪”,要求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结果祖咏写了四句就搁笔了,考官让其重写,但祖咏觉得已经把题目中的涵义写完了,没有必要再去画蛇添足。主考官再次细细吟味祖咏的诗作,感到这诗果然含有一种悲天悯人的襟怀,极为难得,于是破格录取祖咏为当年进士。

诗的内容不难懂,意思是诗人从北面看冬天雪后的终南山,用十分简练的二十个字,描写了终南山的高峻秀美,山上积雪的深厚,林木反射夕阳的光辉,城中人寒冷的感觉,描绘了一幅完美的冬雪自然景色。

西安旅游的诗(西安旅游诗词)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墟。

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唐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40岁的孟浩然到长安考进士,结果落榜了,他大为懊恼,想直接向皇帝上书,又很犹豫,这首诗就是在这样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诗中发泄了一种怨悱之情。诗的首联就叙述停止追求仕进,要归隐南山;颔联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颈联自叹虚度年华,壮志难酬;尾联阐发愁寂空虚之情。全诗语言丰富,层层辗转反复,风格悠远深厚,富有韵味。

关于此诗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考试落第后,百无聊赖的孟浩然跑到好友王维家去玩,顺便想请王维帮着推荐个一官半职。突然间皇帝唐玄宗也来找王维,孟浩然想躲起来已经来不及了,于是王维正好借机向皇帝推荐,其间不免夸赞一番,说我这好朋友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尤其是诗词工夫了得。唐玄宗很高兴地问道:最近有何佳作让我瞧瞧吧。慌乱之中的孟浩然就拿出了不久前写的这首《岁暮归南山》,当看到“不才明主弃”这句时,玄宗生气了,说:“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是你自己不来找我,我什么时候嫌弃你了,你这不是冤枉我嘛。孟浩然当官的路子就此彻底断了,只好回归田园,成为与王维同样优秀的山水田园诗人,后世将二人合称“王孟”。

西安旅游的诗(西安旅游诗词)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40岁左右就开始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隐居的辋川别墅就在终南山脚下,风景秀丽。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是公认的禅诗。王维人称“诗佛”,自称摩诘,维摩诘居士是印度大乘佛学的代表人物,东方金粟如来转世,作者在诗中想表达的正是这种领悟大乘境界时的怡然自乐。诗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句尤为后代诗家所赞赏。

西安旅游的诗(西安旅游诗词)

游终南山

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这首诗的重点是“游”。作者通过游览终南山时视觉和听觉所感受到的壮美景象,来抒发对尘世间各种险恶现象的鄙视和厌恶。比如赞美终南山的万壑清风,就意味着厌恶人世间的十丈红尘;赞美山中的人正心平,就意味着厌恶山外的人邪心险。

孟郊因代表作《游子吟》而闻名,中年及第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有“诗囚”之称,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意思是说两人的诗词风格讲究苦吟推敲,锤字炼句。韩愈曾说孟郊的诗“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硬语”的“硬”,是指字句的坚挺有力。这首《游终南山》,在体现这一特点方面很有代表性。特别是前四句和第七八两句,的确是硬语盘空,险语惊人,尤其“塞”、“生”、“驱”、“拂”四字,简直是“硬”得出奇、“险”得惊人。

西安旅游的诗(西安旅游诗词)

终南山脚下自古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这里滋养出了华夏文明,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代表性的地带。还是中国诗词文化与园林的发源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共有12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蓝田猿人、商於古道、子午栈道、周秦汉唐盛世园林宫阙、宗教祖庭寺庙、历史悠久的蓝田玉等是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人文资源的重要代表。

早在1937年,这里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森林公园——陕西省立南山森林公园。1992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陕西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4800公顷,主峰终南山海拔2604米。

终南山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全园划分为南五台、翠华山石砭峪、罗汉坪四个景区,设计景点、景物208个,其中主要景点58个。

下面简要介绍四大景区和部分景点:

一、四大景区

西安旅游的诗(西安旅游诗词)

1、南五台景区

为"终南神秀之区",是佛教圣地之一。山上有清凉、文殊、舍身、灵应、观音五台,因位于古长安城南,故名南五台,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南五台庙宇始于西汉,盛于隋唐,原有寺庙50多处,号称72道汤坊。现有弥陀寺、圣寿寺(塔尔寺)、五马寺、白衣堂、五佛殿、胜宝泉(宝泉寺)、紫竹林寺、黑虎殿、西林寺(大茅棚)、观音台寺、小茅棚等。

西安旅游的诗(西安旅游诗词)

2、翠华山景区

相传泾阳翠花姑娘在此成仙,因而得名,也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太乙池,又名翠花湖、天湖,是崩塌形成的堰塞湖,水面碧波荡漾,游船穿梭,游人最为集中。还有玉泉池、水渊池、碧水湖、十八盘道、鬼门关、望乡台、卧虎石、鹰嘴石、翠花峰、玉案峰、双瀑飞虹、鹰崖珠帘、翠花庙、天池寺、老君庙、石洞寺、九天圣母洞等,尤以冰洞、风洞、金华洞最为奇特诱人。

西安旅游的诗(西安旅游诗词)

3、石砭峪景区

位于南五台西侧,山谷有石砭峪水库,总库容2810万立方米,是垂钓、荡舟的好去处。

西安旅游的诗(西安旅游诗词)

4、罗汉坪景区

位于石砭峪河上游,植物种类繁多,有种子植物100余科、1300多种,还有药用植物486种,野生花卉及观赏植物300多种。羚牛金钱豹、青羊、林麝大鲵、杜仲、天麻等,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野生动植物。

二、部分景点

西安旅游的诗(西安旅游诗词)

1、崩塌石海

总量3亿立方米、石块巨大,集中分布在翠华峰、甘湫峰和大坪。巨石堆砌、相互叠置,或雄狮望月,或猛虎下山,或仙女散花、或顽童嬉戏,宛如石头的海洋、波澜起伏、浪击长空。著名景点有剑石、玉兔醉卧、通灵玉玺等、极富阳刚之气。在山崩过程中因石块崩落相互欹嵌、形成了上百个洞穴,有风洞、冰洞、蝙蝠洞等。

西安旅游的诗(西安旅游诗词)

2、玄关

是游览冰、风二洞必经之地、两块巨石耸立,相隔咫尺,天成一线,上有一小桥,行人至此,昂首而望,有天门之感。十八盘崩塌石海北侧边缘,高约200米、莽莽苍苍,巨石遍生,鹰岸瀑布倾泻而出,一道银练,挂于山川,有中国山水画之感。

西安旅游的诗(西安旅游诗词)

3、堰塞湖

是由山崩倒塌堵塞而形成的湖泊,在翠华山有三处。一处在甘湫池,位于甘湫峰下,面积0.2平方千米,由于水源不足严重渗漏成为干涸之湖,故名甘湫池;一处在大坪,现由于泥沙堆积,湖已被冲积填平,故名大坪;一处在水湫池,山体崩塌堵塞太乙河形成,又名天池、澄源池、太乙池等。水域面积0.14平方公里、可划船、垂钓等,有"秦岭明珠"之称、为秦岭72峪惟一一处堰塞湖,烟波浩淼、云蒸霞蔚、蔚为壮观。山崩巨石与天池湖光相融、碧峰绿水、奇石异洞,构成了一处人间仙境。

西安旅游的诗(西安旅游诗词)

4、鹿跑泉

位于听鹂山房东侧,泉旁有亭,名鹿泉亭,亦称"如斯亭"。当年此处林壑幽美,野鹿出没,闻呦呦鹿鸣,听泠泠泉响,别有一番情致。

5、玉蕊亭

位于增华阁东南,为一座六角亭,亭旁原有玉蕊仙踪堂,久已废毁。唐代时这里有两株名贵的玉蕊仙花,是稀世奇葩,开放时如瑶林琼树,因此有仙女游赏等神话传说。唐朝宰相李德裕润州刺史时,常游招隐寺,于玉蕊花下饮酒赋诗,并特为观花建此亭,名"玉蕊亭"。

西安旅游的诗(西安旅游诗词)

6、昭明太子读书台和增华阁

昭明太子萧统梁武帝长子,性爱山水,聪慧好学。被立为太子后,在招隐寺读书期间招集文学名流,于增华阁编辑了著名的《昭明文选》,是我国第一部韵文、散文合集,对后代文学有重大影响。增华阁位于读书台右侧,阁内正中墙有《增华选文图》,左墙角有一博古架,陈列昭明文选样本。

西安旅游的诗(西安旅游诗词)

7、珍珠泉

位于招隐山北山脚下,传为昭明太子萧统所凿,泉水涌上如珍珠,故名"珍珠泉"。泉旁原有亭,宋李迪建,名"珍珠亭",久已废圯。解放后在泉附近山谷中筑一水库,取名"珍珠水库",有灌溉和防洪作用。现珍珠泉亭建于水库大堤山坡上。

西安旅游的诗(西安旅游诗词)

8、鸟外亭

位于招隐山顶,因亭高出飞鸟,故名。始建年不详,清初尚存,毁于太平天国战火。现重建,为混凝土仿木结构,圆形,单檐尖顶,直径六米,亭内有石凳石桌,供游人休憩。登临远眺,江山景色,尽收眼底。

9、竹林寺

西安旅游的诗(西安旅游诗词)

位于南郊夹山下的竹林寺,本名夹山不见寺禅院,东晋法安禅师始建,因寺处大片竹林中,故名。竹林寺依山而建,一组石阶,一层平台,上下五层,层层登高,竹林繁茂,古木参天,曲径通幽,引人入胜。寺前有月牙河,河周有数株古老银杏树,高耸入云。山门天王殿共五间,门上石额为"竹林禅寺"。

西安旅游的诗(西安旅游诗词)

10、招隐寺

招隐山原名兽窟山,南朝著名艺术家戴顒隐居于此,戴顒只生一女,死后,女矢志不嫁,舍宅为寺,故名招隐寺。招隐寺最初创于南朝宋景平元年(公元42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当时殿宇宏丽,甚负盛名。唐宋以来,几经兴废,现在正全面修复,大部分胜迹已焕然一新。

西安旅游的诗(西安旅游诗词)

11、楼观台

又称“说经台”,位于终南山北麓,传说老子在此讲过《道德经》。有宫观30余座,现存古碑碣78通,以及历代造型风格各异的石狮、石牛等。其中说经台(即老子祠)是楼观台的中心建筑群,建于海拔580米的高岗上,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大秦寺、老子墓、上善池、吕祖洞、系牛柏等名胜古迹。

西安旅游的诗(西安旅游诗词)

12、圭峰山

俗称“尖山”,包括紫阁、大顶、凌云、罗汉诸峰,峭丽挺拔,形如圭玉,故称圭峰山,最高海拔1528米。山内曲径通幽,犹如仙境,每逢秋日,月悬高空,引人入胜,是著名的赏秋之地。

终南山既是一座山,更是一个传说。终南山自古就是诗山,诗与山已成为不二的韵律。诗,吟咏山;山,润色诗。诗中的终南山,清新悠远;终南山中的诗,悠远清新。一字一句都记录着人与山的点点滴滴。终南山的魅力源于她的包容,正是因为这样的包容,才显现出终南山的博大与新奇。

关于作者: huaquanshequn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