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县属于哪个市(蔚县属于哪个市的)

蔚县文史资料选辑 第6辑

三六、蔚县旧日的打更巡夜

作者:周清溪

巡夜防盗,维护治安,由来已久。“年年防旱,夜夜防贼”,这句俗语在于强调防盗的重要性。古时,关于巡夜防盗的措施,以“打更巡夜”为最普遍。因此,打更者~~“更夫”,无疑是最古老的夜巡队。

据知情者介绍:晚清时期,蔚县大部分村镇从立冬开始到翌年清明这一段时间,均雇用“更夫”数人,每晚轮流在全村范围内穿街过巷,打更巡夜。

打更人将入夜到黎明这一段时间,分为五更,从二更起,每更都要外出两次,一次称“打更”,一次称“巡更”。所谓“打更”,是指由两个更夫一同出动,一人击柝(梆子),一人敲锣,按照固定的路线,穿街过巷,边走边打。击柝者,打着柝点,敲锣者,几更敲几下,专报更次。所谓“巡更”,是指更夫在每两更之间,还要外出巡逻一次。如此,每夜须打更巡夜共八次之多,在漫漫寒夜穿街过毯,走遍全村,实属辛劳。

更夫,一般都在禅房里集体执勤,以便轮流打更。当时农村尚无钟表,更夫以点燃“大黄香”来计时,燃尽两支“大黄香”即为一更。

更夫的击柝(敲梆子),并非随便打击,发出的柝音,也非单调的音响。好的更夫能打出和谐悦耳,柝点不同的各种柝谱,给人以音乐的感受,而且每更所打的柝谱又不相同。据说,二更打“起更”谱,三更打“入夜”曲,四更打“四方静”,五更打“阔五更”,人们在夜间只要一听更谱,即使不听敲锣报更,也能辨出时值几更。

当时,除如上所述的“打官更”者外,还有“打私更”的。即一些商业店铺手工业作坊或农村的富有者,因其宅深院大,房舍栉比,便雇用更夫,专在自己占有的范围内打更巡夜。“打私更”者,一般都是一人,打更时只击柝,不敲锣,纯属“巡更”性质。

旧日的打更,除巡夜防盗外,还具有“报时”的作用。直到晚清时期,蔚县农村尚无钟表报时,人们耕作劳动,生活起居,都是昼间靠晌,夜里靠更。就连书塾里青年学子,夜读经史,也称之为“三更灯火五更鸡”。特别是一些脚户、磨房等每天都要起五更,唯有打更报时,给人们提供了司时的方便,成为最古老的“夜鸣钟”。

进入民国,特别是民国十五年以后,国民党的逃兵散勇在蔚县流窜,形成了祸害百姓的匪患,这就为打更者又增添了一项负担,除打更防盗外,还要巡夜防匪。一旦发现匪情,更夫即以特定的更谱,作出警报,通告全村群众及早逃匿,因此,“更夫”成为土匪綁票的障碍。民国年间,“更夫”被土匪绑架或打伤打死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本文提供资料者:周之敏、张春、周克森、赵荣等

蔚县属于哪个市(蔚县属于哪个市的)

蔚县属于哪个市(蔚县属于哪个市的)

关于作者: huaquanshequn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