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聘模块
HR几乎天天去招聘,我们需要获取哪些有效的数据?
- 招聘周期(从职位开放到新员工入职或者发offer的时间)。
- 招聘时间(每个关键任务花费的时间,经理面试的时间、搜寻的时间等)。
- 简历漏斗图(海选简历数量、电话面试的简历数、面试的简历数、offer的简历数等)。一般我们在校招的时候用这个数据分析比较多一些,可以一目了然看到我们的工作量。
- 人均招聘费用(外部招聘的总成本/外部招聘人数),招聘成本(包括所有直接成本:广告、招聘展台、猎头费、员工推荐奖、面试差旅、招聘公众号营运费等)。
- 试用期离职率(一般3个月内离职,大部分是招聘面试环节出了问题)。
- offer发放比例(发放offer数量/所有面试候选人人数)。
- offer接受比例(接受offer数量/所有发放offer的数量)-衡量招聘效率。
- 全年月度招聘量(了解招聘月度的进展以及招聘高峰期)。
- 各个职能或者区域的在岗率(各区域在岗人数/区域HC人数)。
- 招聘质量-例如销售岗位,试用期内新员工业绩达标率的比例。
- 试用期离职分析(了解离职原因,做好防范)
漏斗图举例:
思考:假如你需要改进招聘流程,你应该考虑从哪些环节入手?
二、绩效管理
- 绩效结果分布比例-衡量员工整体绩效水平。
- 绩效的完成率-各个区域各个绩效阶段完成的情况。
- 与绩效相关的衡量维度-关键行为、性别、年龄、性格、招聘渠道、工作年限、敬业度、员工满意度等。
- 决定销售人员成功的关键行为因素-拜访客户频次、人际网络、与上级的沟通频次、被辅导频次等。
应用:最近我分析一下我负责业务,绩效与年龄和性别的分析,可以简单做一些相关性的分析,如果可以和销售的行为数据做结合会更好。
三、薪酬管理
- 薪酬市场竞争力分析(分位置 25分位、中位值、75分位、90分位)。
- 组织的薪酬架构。
- 薪酬的比率(实际薪酬相比于薪酬架构中中位值的比率)。
- 人力成本(每年人力成本在公司运营成本的比重)。
应用:我用19年新入职的人员薪酬,按照公司内部薪酬架构做了一个分析,可以看到不同职位,我们的offer的薪资情况。
图片是引用的其他例子(内部数据不方便透露)。
图示:
数据源和操作步骤:
四、人才发展
- 人才发展项目的成本。
- 人才盘点-分析能力或者潜力与绩效的相关性。
- 项目带来的改变(行为、知识、技能等)。
- 整体项目的ROI。
- 内部提拔率-衡量组织内部人才培养能力。
- 关键岗位人才准备度-衡量组织的后备人才发展情况。
- 关键岗位的板凳深度-关键岗位拥有的继任者/关键岗位总数。
- 人均培训费用。
- 培训完成率。
- 平均培训小时。
评估方法:
- 常用的培训满意度
- 培训前和培训后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的对比
- 实际应用与行为改变:培训后,行为的提升
- 对业务的影响:选择对照人群,参加培训和未参加培训两组人,分析所有人的绩效综合值
这些可以通过调研问卷完成(针对学员或者针对其上级,反馈其培训后的变化)
应用:如何去分析能力与绩效的相关性?
我们用人才盘点的数据来分析,管理者每项能力的打分;前6个月业绩达成率。
方法:EXCEL中选择数据-选择“数据分析”-选择“相关系数”-“输入区域”中选择你的数据源-选择“标志位于第一行”-点击确定即可
从数字中可以看出来,数字越大影响越大,从这组数据中看相对“控制管理技能”对业绩影响相对更大一些。我们就要重点关注这项能力的提升。
备注:我们要确保我们的数据量足够大以及足够准确。
五、组织氛围-企业文化
- 满意度调研
- 敬业度调研
- 领导者风格调研
- 组织文化健康度调研
各公司不一样,可以利用第三方来做调研,也可以自己设计工具做调研。关键是调研后的反馈和后续的改善方案的落地。
六、离职管理
常见的离职建模变量(基本信息、薪资、绩效、晋升调岗、培训与发展、敬业度调查)。
应用:年度的HR报告中,我选了一个维度-绩效。选取上一年度高绩效的人(高绩效的定义业绩100%达成的,在今年的离职率与上一年度同样的数据做对比,发现高绩效的离职率的趋势是在下降的)。
七、组织效能
各公司会设定一些人效目标例如:
人力成本增长<营业收入增长<利润增长
人力编制增长<=销售额增长的50%
人力总成本增长<=利润增长的50%
我们也可以去找一些行业对标数据或者从候选人面试中了解组织的架构人员的编制情况等。
需要特别注意的:
1、以终为始,大道至简
2、收集数据前重要的是准确提出问题,清楚界定分析的目的和范围
3、随时检查数据来源确保有效性
4、随时检查数据的格式和逻辑确保一致性
5、不要忽视异常值和缺失值
6、使用有效的数据分析提问清单
在实际操作中,你是否遇到这些问题:
数据罗列一大堆,但不知道从何入手去分析;
尝试分析几个数据,自己看起来都不满意;
分析完对实际工作有什么帮助?看不出来;